城市与减灾


减灾论坛

  • 乡村灾害治理中的“叫应”预警机制:内涵、困境与优化路径

    孔锋;

    <正>“叫应”预警机制的核心内涵与实践价值“叫应”预警机制是一种基于乡村社会网络和传统治理资源,通过“人工+技术”协同方式,实现灾害预警信息精准传递、逐层确认和应急响应的本土化机制。其核心特征包括层级传导、双向互动和文化适配。在层级传导方面,依托乡村基层组织(如村委会、村民小组)和非正式权威(如乡贤、族长),构建“县─乡─村─户”多级传导链条。

    2025年04期 No.16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缅甸7.9级地震应急救援及启示

    闫纪元;曲旻皓;刘爱文;冯军;赵晓霞;王啸霆;

    <正>北京时间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中位于实皆省(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震源深度30千米。地震造成缅甸灾区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还波及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孟加拉、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应缅甸政府请求,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中国政府派出中国救援队和中国国际救援队两支队伍赴缅甸开展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2025年04期 No.163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农村地区地震灾害应急响应人功能优化对策——以积石山“12·18”地震为例

    马晓东;刘慧敏;

    <正>研究背景与研究综述我国是地震灾害多发国家,而农村地区又是地震灾害的重灾区。基层应急响应人可以在突发地震灾害来临之前和地震灾害发生的前期“叫醒”“叫应”普通民众,提醒他们提前或者立即采取逃跑和避让等其他应急避险行为,在地震灾害结束后,应急响应人也能第一时间救援受灾群众,减少因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农村地区地震灾害形势严峻的基本情况之下,对农村应急响应人的功能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居民个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地区应急响应能力。

    2025年04期 No.16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邴启亮;吴慊;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公共安全挑战。为了统筹安全发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国家近年来提出重点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着眼于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23年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04期 No.163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应急管理

  • 数据驱动城市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吕小刚;章燕;

    <正>引言城市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是城市治理现代化在应急管理全流程的映照,是决定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深入应用,特别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后的第五种重要新型生产要素,在城市应急管理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防灾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的场域中,数据的赋能让城市应急管理更加智慧,如智慧互动、智慧分析、智慧决策、智慧响应,体现出的是数据全流程的共享协同。

    2025年04期 No.163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急组织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发展取向

    王双燕;

    <正>引言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风险逐渐聚集,各种风险连锁反应增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叠加下,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突发事件呈现出规模性、跨界性、极端性等多种特征,复合型、综合型灾害成为当前应急管理的痛点和难点。

    2025年04期 No.16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地震灾害应对研究

    刘川;

    <正>引言地震灾害往往引发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秩序动荡等连锁反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与经济聚集度持续提升,地震风险潜在威胁覆盖数亿居民。鉴于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集中、活跃度高、破坏性强且预测难度大的显著特征,强化我国地震灾害应对体系建设已成为有效降低伤亡率、控制次生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路径。

    2025年04期 No.163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城市更新中提升减灾防灾能力的探索与思考——基于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遴选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黄珊;

    <正>城市更新和城市安全是助力城市高品质生活、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及实现高水平治理的重要手段,将城市更新与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是提升城市韧性、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城市更新更加关注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问题,相关政策中城市安全建设、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明显增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2025年04期 No.163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减灾技术

  • 韧性城市理念下武汉市内涝风险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吴思 ;崔嘉琦 ;周诚 ;何倩 ;孟娟;

    <正>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内外频发的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都给城市安全敲响了警钟。国家对于韧性城市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战略要求。超大城市由于其规模巨型化、系统复杂化,在各类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面前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成为各类风险的聚集区和重灾区。韧性城市的概念随着人们对城市系统的研究,逐步拓展到更多维的领域,经历了从单一应对城市急性灾害,到多维应对城市急性冲击和社会慢性压力的转变,成为对建设、经济、生态、社会、制度等领域持续关注的多维城市发展规划理念。

    2025年04期 No.16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2024台风“格美”致湖南降雨地质灾害综合分析

    谢晨晨;许冲;张树辉;高会然;黄远东;李涛;张森;代克滨;

    <正>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台风灾害是一种发生频率高、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其特征包括狂风、暴雨、风暴潮等,能够造成严重的破坏。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台风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例如,2019年的“利奇马”台风、2023年的“杜苏芮”台风、2024年的“摩羯”台风等。台风事件往往诱发了很多次生灾害,包括极端降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其中地质灾害因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而备受关注。

    2025年04期 No.16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研究——以滑坡灾害为例

    卢琪愿;邓志德;邱锦安;童纪伟;张思华;

    <正>引言我国山地丘陵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5%,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地质灾害隐患多、分布广、防范难度大。滑坡灾害作为地质灾害中频度最高、损失最大的类型,其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加剧的背景下呈上升趋势。滑坡已成为各灾种中频度最高、损失最大的地质灾害类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滑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2025年04期 No.163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秦兵马俑夯土遗址地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陈杰;陈云龙;马生涛;田勤虎;刘舰;李琳;王涛;

    <正>引言秦兵马俑坑的夯土遗址是秦代土木工程技术的重要体现,其结构复杂、规模宏大、工艺精湛,为研究古代中国的夯土建筑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作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兵马俑坑的设计与建造不仅在军事和墓葬功能上极具意义,而且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控制到最终结构的稳固性都展示了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

    2025年04期 No.163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海外之窗

  •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对策的变化及防灾减灾意涵

    伍国春;

    <正>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提高公众灾害应对能力,是各国减灾关注的共同话题。2025年3月31日,日本公布了南海海槽大地震最新灾害评估结果,预计在最坏情况下,死者多达29.8万人,倒塌或烧毁建筑物将多达235万栋,经济损失270兆日元,是日本财政预算的2倍以上。

    2025年04期 No.163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图片新闻

    <正>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实皆省发生7.9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震源深度30公里,震中距中国边境线最近约294公里。本次地震是2025年以来全球震级最高的地震事件。地震造成首都内比都多个政府部门建筑物倒塌,机场严重受损塔台倒塌,导致所有值班人员全部遇难。地震重灾区曼德勒市,大量建筑物倒塌,整个城市处于断电、断水、断网状态。缅甸最大城市仰光震感强烈。

    2025年04期 No.163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欢迎投稿订阅《城市与减灾》杂志

    <正>中国精品科普期刊库优秀期刊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必备参考《城市与减灾》创刊于1998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杂志。以“关注全球减灾理念与进展,专注城乡减灾技术与方法,分享应急管理实践与经验,提升国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为宗旨,坚持“科学性、权威性和通俗性”为办刊理念,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爱和支持下,《城市与减灾》已成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领域富有影响力的杂志,入选中国知网“中国精品科普期刊”,是我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要参考文献。

    2025年04期 No.163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