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减灾


理论与方法

  • 韧性城市:化解城市灾害的新理念

    沈迟;胡天新;

    <正>对传统减灾理念的反思近代社会的防灾理念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基础上,即自然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按照这种理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累积,社会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应越来越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均应呈现递减趋势。然而,当代社会中,尽管城市不断为防灾增加经济和技术投入,但仍然不断受到自然灾

    2017年04期 No.11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10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开展韧性城市建设 让城市更安全宜居

    翟国方;黄唯;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城市聚集,加剧了城市的风险和"脆弱性"。近年来,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层出不穷:2011年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5年天津港危险品爆炸事件,2016年超强台风莫

    2017年04期 No.11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化的韧性思维

    王昕晧;

    <正>伴随着全球的城市化,更多的人集中在城市。城市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涉及天灾、人祸、经济、环境、安全、交通和社会,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人类面对灾害,比较常见的思维是制定针对某种灾害的防、减、救灾方案。这些策略通常以维持现有的城市功能为目的。试图避免、控制和消除威胁城市功能的灾害。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近年来构建韧性城市引起人们的

    2017年04期 No.11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都市农业撬动弹性城市建设

    蔡建明;郭华;林静;

    <正>引言城市作为复杂系统,应对渐变事件的能力已变得日益强大,但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却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因此,如何在构建强大城市体系的同时,确保城市的应急系统并保持城市自身的发展活力,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弹性城市理念的提出正是试图破解这一难题。目前有关弹性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生态弹性、经济弹性、社会弹性

    2017年04期 No.11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水弹性建设的景观途径

    翟俊;

    <正>由于气候变化,全球自然灾害愈加频繁、激烈,而洪涝是自然灾害中发生最为频繁的。常见洪涝诱因有如下几项:潮汐活动、风暴潮或暴雨,及海平面上升。自1975年到2000年,洪涝在世界范围内共夺走17万人的生命。仅2012一年,洪涝就使324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10·29"美国东北部的桑迪飓风造成了7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同年"7·21"北京特大洪涝灾害,造成

    2017年04期 No.115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下载次数:1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建设地震韧性城市所面临的挑战

    陆新征;曾翔;许镇;杨哲飚;程庆乐;谢昭波;熊琛;

    <正>由于地震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因此传统地震工程主要关注如何减轻因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倒塌破坏。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减轻地震的经济损失,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和新西兰基督城地震后,人类多次面临城市遭受严重地震破坏后重建难度大、时间长,社会代价巨大的挑战,城市的抗震"韧性"(Resilience)问题得到了广泛

    2017年04期 No.11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2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5 ] |[阅读次数:3 ]
  • 山地城市近郊村镇抗震韧性设计策略

    郭小东;安群飞;苏经宇;

    <正>山地城市占我国城市总数约二分之一,由于其地理条件特殊,山地城市在地震灾害影响下与平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特征:(1)多灾种叠加性;(2)灾害不确定性和复杂性;(3)道路、公共开敞空间等避灾和救灾空间缺乏、安全性较差。城市近郊村镇是中心城区外围,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大,从空间特征和社区治理结构上呈现明显乡域特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心城区外来务工人口不断流入,近郊村镇人口不断增长,与有限城

    2017年04期 No.115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积极推进韧性城乡建设 全面提升我国灾害防范能力

    罗华春;

    <正>2016年7月28日,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四十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调研考察时强调:"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

    2017年04期 No.11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实践与思考

  • 建设韧性城市 共筑北京安全之都

    任利生;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出了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围绕防灾减灾救灾发表多次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唐山视察时指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

    2017年04期 No.115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黄石市韧性城市建设实践与战略思考

    董卫民;

    <正>新形势下,随着黄石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各种城市问题会相继显现,自然灾害、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产业结构失衡、事故灾难、卫生疫情、社会安全事件等因素,正逐渐成为影响甚至制约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迎接这些挑战,有力助推黄石"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韧性城市建设无疑给黄石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黄石市概况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为湖北省的地级

    2017年04期 No.115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8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韧性京津冀:大城市群综合减灾建设新策

    金磊;

    <正>在一系列城市防灾减灾策略中,海绵城市理念无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反思后的必然抉择。卢梭说过"城市是人类的深渊"。在人类历史上,谴责城市、倡导回归自然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他的《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提道:与其向大自然索取城市空间,不如加强高密度城市的管理。城市安全虽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但安全缜密的城市规划与成熟的城市管理,依然可以营造平安的社会。在这方面城市是聚集智慧、推动创新的

    2017年04期 No.11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思考

    郑艳;

    <正>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区。1978—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8.1%攀升至56.1%,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6亿。在生态文明目标大背景下,未来我国将进入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有可能达到70%,城镇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人。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高度聚集的人口

    2017年04期 No.115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9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海外之窗

  • 化危机为机遇:英国曼彻斯特韧性城市建设策略

    邓位;

    <正>英国当代"韧性城市"理念在跨入21世纪之前,英国学界较少用到"韧性城市"(Resilience City)的概念,只有少数学者认为城市需要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在近20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发生了之前难以想象的突发事件,如美国纽约飞机冲撞世贸中心恐怖主义事件,英国、美国等国家城市突发洪灾等。此后,城市的"韧性"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考量,以期对当代城市可能面对的各种潜在灾害和威胁

    2017年04期 No.115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9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规划中实现韧性构建:日本强韧化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邵亦文;徐江;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ies)俨然已经是当今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领域的热点议题。随着现代城市系统的日渐庞杂,其所面临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各种不确定性冲击也随之日益增加。任何城市系统的失序,哪怕只是发生在短时段和小范围内,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连带损失。因此,塑造城市韧性,即城市系统应对不确定扰动的应对调整能力,对于维持城市系统运行和保障市民基本人身财产安全有着越来越

    2017年04期 No.115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19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 图片新闻

    <正>"逢雨必涝,逢节必赌,上车靠挤,驱霾靠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粗放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得城市越来越不堪重负,导致城市脆弱性加剧,引发一系列"城市病",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2017年04期 No.11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7年6月24日四川省茂县突发山体滑坡

    陈红旗;

    <正>本次滑坡启示,地质灾害防治有一定技术风险。随着地质科学进步,探索建立山体稳定性动态评价办法、斜坡灾害风险分级标准和相应资源调配优化,亟待建立风险标准和隐患判定规则。2017年6月24日,四川阿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滑坡体约1800万立方米,滑坡最大落差约1600米,水平滑动距离2.5千米至

    2017年04期 No.115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第四届“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大赛 智慧城市·减灾有我

    <正>组织实施作品征集6月14日启动仪式6月14日-9月30日作品征集10月25日前评选阶段11月-12月底颁奖仪式、作品巡展书法:草书、篆书作品需要附释文,尺寸不小于4尺对开,最大不超过6尺整张,横幅和竖幅均可。绘画:创意儿童画、素描、国画、油画、动漫等绘画类作品,国画作品尺寸不小于4尺对开,最大不超过6尺整张。摄影:作品只接收电子版,图片文件要求为JPG格式,每人上交作品不超过五幅,组照每人上交作品不超过两组,并且每组照片限制在五张以内。每张作品总像素不小于

    2017年04期 No.11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