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减灾


高端访谈

2017.5.12第9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减轻社区灾害风险 提升基层减灾能力活动掠影

  • 中国地震局郑国光局长出席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正>5月12日上午,由北京市地震局、市应急办、市教委、市科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姜昆艺术公益基金共同主办,相关单位协办的"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升学校减灾能力暨北京市2017年5·12防灾减灾日全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主会场活动"在北京市育英学校举行。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中国地震局

    2017年03期 No.11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地震局阴朝民副局长出席第二届防震减灾公益设计大赛启动仪式

    <正>5月12日上午,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市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行"第二届防震减灾公益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并在北京、兰州同时举办"亲临地震现场,感受地震救援"5·12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国地震局副局长阴朝民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标志着第二届防震减灾公益设计大赛正式开赛。活动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主办。启动仪式后,参加5·12公众开放日的社会公众,分别在北京市凤

    2017年03期 No.11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举行2017年度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

    <正>5月9日,四川省在眉山举行2017年度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活动由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主办,眉山市政府承办。主演练场地设在眉山市彭山区,3000多名干部群众、救援队员等参演,10余家省级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增援拉动演练,省政府资政张作哈亲临现场观摩指导。

    2017年03期 No.11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海省举行首张防震减灾科普音乐专辑《那一刻》新闻发布暨发行仪式

    <正>5月12日,由青海省地震局、海北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刚察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海北州藏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音乐专辑——《那一刻》新闻发布暨发行仪式"在青海省刚察举行。青海省地震局局长张新基、海北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宏绪、省音协副主席苍海平、刚察县委书记拉科等领导出席仪式。《那一刻》专辑以藏民族喜闻乐见的歌唱形式,用汉、藏

    2017年03期 No.114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开展2017年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演练

    <正>5月12日下午,山西省防震减灾领导组在省地震局应急指挥大厅组织开展2017年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演练,王赋副省长任指挥长,忻州市、太原市政府和22个省防震减灾领导组成员单位参演。演练采用"互联网+平台+桌面推演"的方式,模拟山西省某地发生6.9级地震,开展地震应急快速响应和省抗震

    2017年03期 No.114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本刊专稿

  • 汶川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启示

    李迅;许阳;

    <正>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涉及四川省六个地级市,受灾面积达到50万平方千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和对城乡建设的破坏超出一般预料,举世震惊、全国哀悼。2008年5月20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和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成立援建规划工作小组,开始了特大地震后城镇和乡村恢复重建规划。灾后恢复重建

    2017年03期 No.114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灾后恢复重建的中国模式——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经验和启示

    李雪峰;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灾后恢复重建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央决定其灾后重建要走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新路子。经过三年重建的实践,这一创新性思路产生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恢复重建的中国模式。

    2017年03期 No.11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减灾论坛

  • 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数值仿真与风险控制

    林旭川;

    <正>我国地震灾害多发,破坏性地震既发生在板块交界附近,也发生于大陆板块内部。特别是,约三分之二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位于Ⅶ度及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并在城市聚集,城市变得越发"高级"而脆弱。一方面,很小的因素有可能对城市造成重大影响,如一起小型交通事故或临时桥梁抢修作业可能导致大半个城市

    2017年03期 No.114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7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 ]
  • 城市减灾 规划先行——东莞市中心城区及松山湖开发区抗震防灾规划编制

    何萍;聂树明;

    <正>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考察时强调,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未雨绸缪,

    2017年03期 No.114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急志愿者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钱洪伟;范靖文;

    <正>自经历了"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事件以来,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应急志愿队伍越来越壮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的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体系还不够成熟。国外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19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最早出现了志愿服务,主要是一些具有宗教性质的慈善服务。当初由于受基督教的"博爱"等思想影响,以及

    2017年03期 No.11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运行管理实践与创新

    杨孟昀;

    <正>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紧紧围绕"科学保护地震遗址,充分发挥场馆功能,努力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的工作目标,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强化内部管理为抓手,以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基础,全力抓好遗址保护、场馆开放接待、运行管理等工作,确保地震遗址安全,充分发挥地震遗址、场馆社会教育功能和作用。

    2017年03期 No.11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以廊坊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为例

    林建慧;

    <正>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基本单元。建设地震安全社区,提升社区防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提升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伤亡与损失的重要途径,也是地震部门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与内容。近年来,廊坊市地震局以创建地震安全城乡为平台,借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内强外联四个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地震

    2017年03期 No.11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普讲堂

难忘岁月

  • 汶川不相信眼泪——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九周年随笔

    陈婷;

    <正>5·12,一个平凡的日子,是以护理学创始人蓝丁格尔的生日命名的国际护士节,可它更是一个痛心的日子——四川汶川地震纪念日。转眼之间,大地震已经过去九年了,可当初亲身经历的场面还是如此的清晰,记忆也是如此的深刻。十五万平方千米的受灾面积,地震中心区域的城市乡村几乎被夷为平地,道路、桥梁、建筑物损毁,电力、通信、交通瘫痪,医院、学校伤亡惨重,数十万人的伤亡,撕心裂肺的呼喊和悲恸欲

    2017年03期 No.114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二)

    郭大庆;

    <正>1971年国家地震局成立以后,中国地震事业发展得很快。文革动乱时期,国家设立的唯一的一个新的机构是国家地震局,国家地震机构的诞生是地震严峻形势的需要,是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果断决策的结果。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工作者最期待的是能够实现地震的预报。就像气象预报一样提前对社会公布预报信息。这应该是地震工作者实现社会

    2017年03期 No.11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星火科技之光

  • 四川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筑物更新研究介绍

    范开红;

    <正>项目背景四川省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境内有鲜水河断裂、平武—青川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安宁河—则木河断裂、金沙江断裂、大凉山断裂、理塘断裂、巴塘断裂等众多断裂,纵横交错,地震活动频繁,地震灾害威胁极大;历史记载中,四川一直是我国地震高发的省份,且地震震级高,死亡人数多,仅仅20世纪的100年中,四川发生的7级以上

    2017年03期 No.114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公众的地震灾情发布与获取系统研发

    董翔;

    <正>项目研发背景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快速有效地获得灾情信息,可以在震后应急救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逐渐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移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抗震救灾的进程。

    2017年03期 No.114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